有CPA还要考HKICPA吗?来看看过来人怎么说?

  小编今天采访了多位同时持有CPA和HKICPA的双证会计师,分享他们的考证经验和职业发展建议。对于已经考取国内CPA的财务人来说,是否要继续挑战HKICPA,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通过真实案例和数据分析,希望能帮助考生做出明智选择。
考HKICPA的必要性
  双证会计师的职场优势有哪些?
  国际业务机会明显增多。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李经理表示,考取HKICPA后,他负责的跨境项目数量增加了50%,包括多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审计,这类项目通常有20-30%的薪资溢价。晋升速度显著加快。一位外资银行财务总监分享,在同时持有CPA和HKICPA后,她从经理升任总监的时间比同事缩短了2年。香港总部对双证人才更重视,通常会优先考虑晋升。薪资水平提升明显。统计数据显示,在会计师事务所,双证持证人薪资比单证高出30-40%。特别是在香港分支机构,双证高级经理年薪可达150万港币以上,比内地同级别高出50%。职业选择更加灵活。一位在深圳工作的税务顾问提到,HKICPA让他在粤港澳大湾区自由选择工作地点,现在他每周三天在香港办公,两天在深圳,两地收入都能兼顾。
  备考HKICPA的主要难点在哪?
  全英文考试挑战不小。多位受访者提到,即使英语六级水平,面对HKICPA的专业英语仍有困难。审计科目中的专业术语和长难句需要额外准备,建议提前半年开始强化财务英语。考试思维差异较大。国内CPA注重标准答案,而HKICPA更看重分析过程。有考生回忆,一道合并报表题目他的计算结果完全错误,但因为分析逻辑清晰,竟然拿到了60%的分数。实务经验要求更高。HKICPA的案例分析多基于真实商业场景,没有实务经验的考生较难把握。建议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2-3年后再报考,通过率会提高很多。香港税法需要重新学习。即使通过国内CPA税法科目,面对香港税法仍要从头学起。利得税、薪俸税的计算规则与内地差异很大,需要投入额外时间。
  不同职业阶段的报考建议是什么?
  事务所新人建议优先考。在四大工作的张审计表示,入职前3年是最佳备考期,可以利用事务所的培训资源。他所在部门为HKICPA考生提供每周半天的备考假,通过后还有奖金。企业财务可选择性考。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建议,如果公司有跨境业务或计划赴港上市,考HKICPA很有价值;否则可以先积累经验,等有明确需求再考。中层管理者考更有优势。一位转型做咨询的经理提到,HKICPA对35岁左右的财务人特别有价值,能帮助突破职业瓶颈。他考取证书后,成功转型做跨境并购咨询,收入翻倍。自由职业者按需决定。独立财务顾问王先生表示,如果客户群涉及港资企业,HKICPA是很好的背书;否则投入产出比可能不高,要慎重考虑。
  好了,以上就是【有CPA还要考HKICPA吗?来看看过来人怎么说?】的全部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关于HKICPA相关政策,请访问HKICPA报考指南栏目!一键轻松GET HKICPA报名条件、报名费用、补学分、证书互换等全面信息!